• 欢迎访问看小生网站,在这里您可以学习生物技术,丰富生物认知,认识人类本身,了解自身,自由翱翔在生物的知识里,探寻人类的奥秘!
  • 本站的宗旨旨在为学医以及科研人员聚合生物和医学相关的技术以及书籍,方便大家查阅资料,节省时间用于科研工作。

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科普生物 bionav 来源:讴瑞编译 Ori Editing 5个月前 (11-11) 89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腔叔第一部完整读完的小说。后来也因为书中经常讲化学和生理学试验而对科学逐渐产生了兴趣。再后来虽然因为近视,达不到考警校的标准,但多年来心中仍有不灭的火花。 


2010 年卷福横空出世,伦敦腔福尔摩斯跨越时代再次翻红甚至大火,因为人们心中总怀着对英雄的推崇和期盼,更有伸张正义的心理诉求。


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伦敦贝克街地铁站福尔摩斯剪影


不过腔叔今天并不是想继续吹福尔摩斯,而是一部乍看枯燥平淡的英剧让腔叔产生了与大家分享的冲动。在个人看来,这部剧的很多情节对生物医学研究者来说有可借鉴之处。


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英剧《Manhunt》封面

(来源网络)


大多数人看到主角这张陌生的面孔就知道这不是一部网红剧。事实上 Manhunt 只有两季,取材于 2004-2017 年由高级督察柯林萨顿领导的伦敦西南部两起系列暴力犯罪的调查工作。


虽然剧情平淡,但本剧与生物医学研究有着很多共鸣点:搜寻系列案件罪犯,这与寻找病变过程中关键的功能基因研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Ta 们都有种特定的功能/性格,有活性 (active),有执行功能/犯罪的环境和条件等等。


缩小目标范围

Narrow the scope/shortlist


万事开头难,从近千万人口且交通发达的城市里搜寻一个人必然需要缩小范围。所以案件的开始就是确定调查的方向,定义调查的范围,根据可用的线索缩小范围,最后决定用何种方式进行筛查。


彼时的英国警察已经拥有了道路监控系统,人口注册信息以及正在升级中的犯罪档案系统。因此大多数的罪案侦办都是以交通工具的定位和跟踪为切入点。这与生物研究中往往利用信号通路为主要线索是类似的。在功能发生异常时,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也会发生变化,从而追踪到潜在靶点发生作用的对象和作用方式。而越来越多的病人标本及肿瘤细胞数据库(TCGA/ICGC/COSMIC etc.)与罪犯档案系统类似,相当于那些已经侦破或者已经报案但没有罪犯信息的行为都被记录下来,可以通过对比找到已经确认过的目标或者功能相似但没有被识别出的对象。在信号通路和数据库两种工具的帮助下,研究对象会缩小到一个较小的范围,从而开始真正的“侦破”行动。


事实上缩小范围是刑侦工作最困难的一步,因为错误的筛选标准会导致罪犯游离于警察的侦察行动范围之外,而有的时候过度注重环境因素也会导致调查方向偏离。例如剧中第一个嫌疑人在谋杀之外有很多次伤人和猥亵罪行,但由于警察初期过度聚焦在严重犯罪,因此漏过了许多可以明确犯人身份的线索。而第二季中的案件则因为警察一开始过分注重时空相关性而完全指向了错误的嫌疑人,使整个调查工作变成了无用功。


在生物体中,很多蛋白的功能也是由量变到质变或者因作用环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活性。因此准确的识别功能表型或者说观察能力,是研究者真正进行研究时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生理学(包括药理和毒理),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知识储备和实验经验。只有能准确或者较为准确地定义了靶点的功能的前提下,才会建立一套有效的筛选标准在信号通路和数据库中去寻找真正有关联意义的靶点。


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细胞信号通路举例

(来源文献)


调查:可及才会有结果 

Investigation: Access to outcome

在确定了调查范围之后,就必须行动,唯有行动才会有结果,也只有行动才能知道调查范围是否有错误。调查本身就是对证据的收集,并按照时空关联性和因果逻辑对证据进行重排。


Manhunt 中展示了不同资源和能力对案件侦破效率的决定性影响,伦敦一个区警署的刑侦人员大概 20 多个,如果去排查两万多辆相同型号的汽车,三个月也是无法完成的。幸运的是依靠数据库中的报案线索,警方最终确认了车牌信息,提前锁定了罪犯。关于调查,更极端的情况出现在第二季,刑警们按照一位督察的想法通过采集社区内所有黑人男性的核酸样本来确认罪犯,这在英国的社会环境里是无法想象的,除了收到难以计数的国际友好手势外一无所获。


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无效的调查对象”


当前的生物医学研究算是处在一个比较幸福的时代,因为临床研究手段的患者友好性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大多数分析方法仍需要在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中实施。因此研究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研究者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根据研究团队成员能力和特长,准确的促成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和团队内部的合理分工是项目成功的第一步,却也是国内科研团队比较欠缺的能力。


其次,在实验项目执行中,需要在可行性和重要性之间做取舍。使用模型替代必然会牺牲一部分真实性,也给结论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但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考量应该采用当下最佳的手段(State of the art)。


确认:直接证据是核心 

Identification :Direct evidence is crucial


在法律上,重现犯罪的过程并将其准确地与证据相关联是有效起诉和定罪的关键。由于剧中描写的是两个系列犯罪,所以对警察而言不仅仅要抓获他们,还要让他们为所有犯下的罪行承担法律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证据只能算是环境证据,比如时空关联性证据,如被盗物品,电话短信和房屋外的视频监控录像等。而直接接触的证据才是定罪的关键,如凶器,血迹,体液和破损组织等。


生物医学研究也遵循同样的逻辑,时空关联性再紧密也不能取代直接的结合机制验证结果。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是机制运行的基础,无论它们存在于免疫,代谢还是转录调控过程中。一般来说只有没发现的机制,而没有不存在的机制。如果一切环境证据都指向两个分子的相互作用,那么确认机制就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这个过程往往是科研中最痛苦也风险最大的阶段,但也是通向胜利的最终路径。清晰的机制是通向顶刊的基础,模棱两可的机制意味着走向水刊,没有机制只能考虑延毕,科研的现实就是如此。


习惯:失败的必然性 

Habit:inevitability of failure


无论是警察还是科学家都是人,人都会犯错。然而无论是维护正义还是探索生命,都需要尽量少犯错才是最大化利用社会民众为其付出的资源和信任。英国警察作为世界最早建立的现代执法机关在很多方面都是他国警务人员学习的对象,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也存在各种问题导致罪犯逍遥法外甚至继续作恶,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人性中不可避免的部分:惰性和虚荣。


剧中毫不掩饰的揭示了警察错过了关键证据而放任罪犯再次作案并导致更多牺牲者的情节,原因仅仅是负责查看录像的办案人员没有注意提交的证物是两盘而不是一盘。更多的时候警察宁可死盯着错误的嫌疑人继续调查而不是认真对待证据更明确的嫌疑人。


对于科研工作来说,惰性和虚荣同样是最大的敌人,在错误或者低效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最终只会带来无效乃至有害的结果。从细节上看,做好每一次观察和记录是科研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保持清醒客观的分析,对可预见结果的把握,那么通向最终的成功则仅仅是时间问题。


感受:保护生命是个终身工作  

Reflection: Protecting life is a lifelong job


大多数从事警察,医生或者医学研究者都有种使命感,不仅仅是为了工资、荣誉或者社会认同,更是那种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更长生命的价值回馈。所以从事这些工作会有巨大的动力,往往一干就是一辈子。




E.N.D

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了解更多科研知识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本文图文内容均代表作者个人意见,欢迎读者指正批评。


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看小生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这部英剧对你的科研工作可能会有点帮助
喜欢 (0)
[打赏作者]
分享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