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认识下新冠病毒——披着抗原外壳保护自己的非细胞生物。如果将其拟人化,最里面的单链 RNA,是决定它本貌的物质,而它的抗原外壳包括四个部分,N 蛋白-相当于它的“内衣”,与核酸紧密相连,E 蛋白-它的围巾,M 蛋白-它的外衣,而 S 蛋白则是帮助它与人体细胞结合的工具。顾名思义,核酸检测是通过识别其 RNA 确定病毒身份,即其本貌;而抗原检测是通过识别抗原来确定病毒身份,即外在物,目前自测抗原试剂盒以识别 N 蛋白为主。识别依据不同,两种方法的识别判断过程、手段等自然就也不同。而对于核酸检测,要想找到内在的 RNA,首先要把他们的外衣全部脱掉,筛选出 RNA。
筛选出 RNA,但是没有外壳的保护了,RNA 很容易破碎失去本来的样貌,所以我们要把它逆转录为 DNA,让其稳定。要在茫茫人海中发现目标不容易,所以需要派出诱饵,将其队伍养大,一旦发现目标,便释放出荧光信号。
若不需要 35 轮循环,荧光强度就达到设定亮度,就认为检测结果是阳性,反之为阴性。这个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专门的仪器检测荧光强度,并且耗时需 4-6h,所以核酸检测通常由专业人士完成。而抗原检测,则是由专业人士提前准备好了识别抗原外衣的抗体,只要样本中有相对应样式的抗原,就会被抗体结合。目前自测试剂盒使用的主要是胶体金法,样本从样品垫向吸水垫移动,在结合垫上与金标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后再往前移动,
检测线含有专门针对新冠病毒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若样本中含有新冠病毒抗原,则检测线发出信号(显色),
样本液继续往前移动,则与抗-金标抗体结合,发出信号。
所以我们通过质控线与检测线的显色情况判定是否感染新冠。等待过程仅需 15-20min。正如我们所说抗原是识别外衣,那么就存在一些其他常见冠状病毒穿着同样外衣,导致假阳性的情况。并且若样本中含有破碎蛋白外壳、或者抗体含量少,都有可能导致结果不准。总体而言核酸检测的准确性高于抗原检测,但抗原检测方便、省时,因此抗原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补充手段,但核酸检测仍是金标准。